针法简介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是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下,由传承人王凯军主任研创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针刺治法。
该疗法充分运用五运六气六经思维模式,执简驭繁,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疗效可靠,起效迅捷,临床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经临床反复验证,可重复性极强。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常振森工作室成员跟随龙砂弟子系统学习后,把开阖六气针法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针药并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论基础
顾植山教授依据《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合理论,创造性的绘出了“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和“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清晰地展现出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的运行节律,这是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明月少阴,少阴之上,明月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五运六气是基于天人相应的“六气六律”和“五气更立”的周期变化理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进而研究把握自然动态周期规律进行诊治疾病与养生治未病的一门学问。
治疗要点
具体定位:在人体任意一点为中心,包括百会、腹部、腰骶、双膝、手掌等,都存在一个三阴三阳盛衰变化的圆,互为表里的阴阳首尾相接,一体两面的阴阳180°相对,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推动下,周流不息。
医患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面对针刺区域,以医者为主体看永远是左升右降,医患面南是最理想的状态。
针刺手法:以百会为中心为例,医者面向针刺区域,左手拇指按于百会穴,始终顺时针平刺15°入皮肤,没有刻意补泄手法。
针刺原则:充分运用运气思维,司人、司天、司病证,高度概括主要象态和次要象态,针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二到三穴进行治疗。
典型病例介绍
薛某,女,1987年3月22日出生,2024年12月19日就诊。
主诉:咽喉疼痛2年,加重伴咳嗽10余天。
刻下症:患者咽喉疼痛,咳嗽有黄白痰,作懒乏力,口干口苦,头痛,腰痛,胃酸胃胀,畏寒肢冷,腹凉,睡眠可,大便稀日一次,小便可。舌淡苔薄脉沉弱。
中医诊断:咳嗽病 太阴证 太阳证 西医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慢性咽炎。
六气针:太阴、太阳、少阴、加强太阴。
分析:
辨天:患者就诊于甲辰年六之气,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
辨人:1987年为丁卯年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加临少阴君火,结合就诊时间患者体质具有寒、湿、火的因素。
辨病证:寒湿侵袭见咳嗽白痰,腰痛,畏寒肢冷,腹凉,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等症状;咽喉疼痛,痰黄为火郁所致。辨天、辨人、辨病证,四诊合参,均指向寒湿火的病机特点,故六气针选用太阴、太阳、少阴、加强太阴。
疗效:当晚患者咳嗽未作,头痛愈,咽喉疼痛缓解。
本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内科病:头痛、眩晕、失眠、中风、帕金森、冠心病、胃炎、口疮、便秘等;急症类:发热、急性腹泻、急性阑尾炎等;儿科病:小儿慢性咳嗽、小儿慢性荨麻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脾胃疾病、多动症等;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等;其他疾病:腱鞘炎、关节痛、尿储留,多汗症,肩周炎,荨麻疹,乳腺增生症等。
常振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2022年5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优秀基层名中医”常振森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是当年济宁市唯一一位入选专家,其传承工作室落户我院。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们整理、继承和推广常振森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探索中医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致力于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建立一支传承与发扬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的人才梯队,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
地址:门诊三楼东区运河名医馆4诊室
联系电话:0537—7023785
作者简介
张婷,中共党员,主治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振森传承工作室秘书,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何爱国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龙砂医学流派第四批后备传承人,济宁市中医药人才“金银花”项目中青年骨干人才。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兼任山东中医药学会血浊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学生导师,济宁医学院兼职讲师。主持省市级课题三项,发表论文数篇。
擅长: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肾系病等内科杂病,对妇女月经病及小儿咳嗽、厌食病也有一定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