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中共济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的“济宁最美健康卫士”“济宁好医生”“济宁好护士”系列典型推荐评议活动中,我院医疗专护病房的主管护师赵新新荣获“济宁好护士”荣誉称号。
赵新新,女,出生于1988年2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专护病房的护士,主管护师。于2009年7月入职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先后在院前急救120、肺病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参与临床工作至今;特别是三年抗击疫情工作中,赵新新多次主动请战,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承担了大量隔离观察点的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院内外领导的一致肯定。
十多年的工作锻炼,让赵新新从懵懂护士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干护师,她在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不断用投身护理事业的初心践行着自己的职责使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热情和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
“孙爷爷,我扶着您,您慢慢坐到轮椅上,咱们去练习下一个康复项目。”熙熙攘攘的康复大厅内,赵新新搀扶着86岁高龄的孙爷爷进行着近两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她柔声细语,动作轻缓,举手投足间都体现出对老人的关心关爱。“我家在曲阜,儿女平时难得有时间过来看我,新新这个孩子很贴心,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对工作耐心、入心、有爱心,就和自家的孩子一样。”孙爷爷不住地夸奖着赵新新,眼里也泛起了泪光。
“耐心,是一名护士的基本要求;爱心,是一名护士的必备素养;勤快,是一名护士的胜任法宝!心中有病人,脚下无难事!”这是赵新新的座右铭,也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从事护理工作践行的准则。
她所在的医疗专护病房,每天面对的几乎都是不能动不能言语的半失能失能人群等,平均年龄80岁以上……任务重,难度大,赵新新却始终对老年患者始终抱有一颗火热的爱心,她每天巡视病房,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询问;为了听清有的患者微弱的说话声音,弯下腰贴近对方面部进行沟通;对全失能患者,每天在做好“手消”的情况下逐个用手触摸肌肤接触交流,让寂静的病房变成爱的家园。医疗专护病房孔媛媛护士长评价道:“赵新新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关心集体、关心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护士的优秀工作伙伴,是患者的守护者。”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温暖人心的言语、真挚的眼神、悉心的护理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面对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疫情防控的三年期间,赵新新三次参与酒店医学观察隔离点管理工作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2022 年4月医院承接酒店隔离点工作任务后,赵新新在院领导带领下,与济宁市任城区各医疗单位的医疗护理同仁并肩作战、共同抗疫。赵新新回忆道,在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准备工作,并在当日落实每项工作措施:布局的分区管控、医务人员的安排、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流程的梳理、防疫物质储备等,凌晨3点才得以休息;正式接收隔离人员后,隔离房间达到饱和状态,面对如此大的工作强度,大家没有退缩,三天下来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厚重的防护服压得身体有些笨拙,护目镜在脸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多层口罩的封闭势必带来呼吸困难,双手被消毒水浸出伤疤,面对种种辛苦与困难,依然坚守岗位,一时一刻不放松。2022年12月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科室医护人员绝大部分被感染,人手一度严重不足,面临极大的救治压力。她带病坚持岗位,为顾大局而舍小家,尽心尽力护理每一位病人,直至病人康复出院。“‘奉献’二字历来为人所尊崇,在时间长河中历久弥新。奉献有大有小,只要真心奉献,都是高尚的、可贵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矢志奋斗、甘于奉献,就一定能在全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赵新新坚定地说。
在辛苦的付出背后,赵新新也收获着肯定,因工作成绩突出,她被任城区卫生健康局评为2022年度“优秀护理管理者”荣誉称号;去年12月,被任城区委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境外来人管控和隔离场所组(任城区卫生健康局代章)颁发荣誉证书。
细数经年,赵新新在护理事业中已默默前行13年,虽然只是众多医务工作者中平凡的一位,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