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骨伤科收到一面迟来的锦旗,为原本忙碌的科室增添了一抹温情。
锦旗是来自任城区安居街道的出院患者孟女士送来的,孟女士已出院一年多了,如今的她行动自如、能做家务、能接送孩子上学,但回想起入院前的情景,孟女士不住地感叹:“没有疼痛骨伤科医护的精湛治疗和悉心照顾,就没有我现在的健康生活。”
“好医生要多为患者将来考虑”
2021年12月,37岁的孟女士被家人用轮椅推到了疼痛骨伤科王卫松主任处就诊。她眉头深锁、表情痛苦,无法站立行走,自腰部开始延左下肢后外侧可放射至左脚踝的间断性钝痛深深地折磨着她,自述疼得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突然被痛感“叫醒”。王卫松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了患者病情及既往病史,并为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查体。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后,诊断孟女士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下肢运动神经伴有足下垂,NRS疼痛评分为7分。
孟女士虽然年轻,但由于摔伤、工作久坐等因素,她已有十余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多年来一直坚持保守治疗。“当时看到患者这么年轻却有如此严重的病情,我心里也很焦急,作为医生要多为患者的将来打算,她往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当下的治疗方法不能只图眼前一时的效果,而是必须考虑到她今后的生活质量,甚至是想到她以后上了年纪的问题。”王卫松主任携科室团队经过缜密的讨论研究,决定为其实施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要做双侧上四个钉子,但为了减少患者椎体退化的状态,我们选择只做一侧。”
此时,一个难题横亘在王卫松主任的面前:患者由于心理恐惧不愿进行开放性手术。“你现在这个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程度。如果延误病情,脚部的力量不仅难恢复还会愈加严重。”王卫松主任对待患者耐心随和,他反复地为患者做心理疏导,不仅消除了孟女士的恐惧,终于同意手术,还让她对未来的康复憧憬万分。
“‘以患者为中心’不是口号是行动”
孟女士说,最让她感动地就是王主任一环扣一环地以患者为中心,全盘手术方案的每一步都在为患者考虑。据了解,孟女士患部突出物很大,突出之后钙化形成刀片样的骨质卡住神经,术中,为了减少损伤,王卫松主任用咬合钳一点一点地把突出物“咬掉”;牵拉神经时,每隔一两分钟就要对神经进行松弛,避免对其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手术的成功。
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孟女士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情得到快速恢复。“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与我沟通,解答我的每一个问题,让我减轻了不少心理负担;术后,王主任非常关心我的康复情况,一次又一次的来到病床前,仔细交待早期康复的注意事项,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安抚我紧张的情绪。”孟女士说,即使出院这一年多来,她多次因康复中的疑问电话咨询王卫松主任,王主任总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叮嘱,对待已出院患者从来不会因为工作忙碌拒接电话或态度冷漠,正是这样的仁心关怀,让孟女士能够快速地康复,让她对疼痛骨伤科的医生们心存感激,并送来了“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
“‘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王卫松主任说,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医者的称号。在疼痛骨伤科,仁医理念指导着每位医务人员,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工作日常。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提前与患者沟通相关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考虑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使用效价比最大化的治疗手段;护理工作认真负责,常常安慰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医护的每项细节都很到位,患者及家属暖在心里。
每一面锦旗都是一个故事!感谢的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肯定的是医院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而这份感谢也更加重了医护人员肩上的责任,只有更好的服务,才能不辜负患者对我们的期望。
上一篇:【崇尚英雄 致敬功臣】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关爱退役老兵义诊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