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愈加向着“精准化”“微创化”的方向发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就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创新和典型的代表。近日,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骨伤科医疗团队成功运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为一名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术,不仅顺利解除了患者病痛,对于推动我院疼痛科微创技术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37岁的患者谭某因工作因素,上班时长期保持坐姿,两年前他开始感觉腰部疼痛,并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近一个月来症状不断加重。据谭某自述,弯腰、久坐时腰部疼痛难忍,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每次行走约100米左右疼痛剧烈难忍,需休息3至5分钟后方可继续行走,疼痛严重时更是辗转难眠,让他难以忍受。谭某曾在外院就医,腰椎CT检查示“腰椎退行性变,L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建议开刀手术治疗,但谭某考虑到自己还年轻,对手术颇感恐惧,对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各种治疗方式难以抉择,所以拒绝了医生建议。
谭某及家人多方寻求最佳治疗方法,后听朋友介绍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腰椎微创手术可治疗此类疾患,遂来到我院疼痛骨伤科王卫松主任处就诊。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谭某“L4/5椎间盘突出(左后方),左侧神经通道狭窄”,王卫松主任诊断其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椎管狭窄。他首先对患者的病情及年龄特点进行了反复论证,“患者虽然比较年轻,但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而且体重高达230余斤,这给手术造成很大难度。”王卫松主任考虑到,常规开刀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时间长,若采取腰椎椎间孔镜技术,因操作通道窄,术中可能会有髓核残留,导致术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经严谨细致地综合评估、判定,决定采用更精准、高效且易操作的“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腰椎椎管减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谭某的手术如期实施,在心病科、麻醉手术室多学科协助下,王卫松主任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克服患者病情重、体重大的难题,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腰部、左下肢疼痛消失,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术后第2天谭某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他感叹“腰真轻松”,腰部及左下肢未再出现疼痛不适。
技术突破惟靠矢志不渝,攻坚克难惟靠厚积薄发。王卫松主任介绍,UBE技术是近年才在国内流行开展的精准、微创技术,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一次新的进步,适用于颈、胸、腰椎退行性病变。特别适合那些因为恐惧开放性手术,却备受疾病困扰的腰椎狭窄的病人。我院疼痛骨伤科团队在王卫松主任的带领下,紧跟脊柱微创技术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开展了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腰椎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这是该团队继开展椎间孔镜技术后,对治疗腰椎管疾病又增加了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